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荒木胜教授主讲“仁爱、正义与国家——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对话”

发布时间: 2019-11-27     浏览次数: 624

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主题演讲第31期、第32期在复旦大学文科楼622会议室举行,日本冈山大学荒木胜教授发表了题为“仁爱、正义与国家——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对话”的演讲。荒木教授的讲座分上下两篇,分别在1031日和117日举办。讲座由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国务学院郭定平教授主持,国务学院陈云教授进行翻译和点评,复旦国务学院洪涛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徐静波教授、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荒木胜教授回顾了自己自2011年担任冈山大学副校长之后,走访世界各国的大学,认识到东西方之间巨大的理解差异,提出要寻找东西方共性、增进东西方文明对话的重要性。他特别回顾了自己学习历程中接触的东西方知识体系的巨大差异,指出日本学界、政界存在的东方文化因素与西方话语体系共存的情况。他以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著作《遇见中国》(Encountering China, Michael Sandel and Chinese Philosophy)为例,提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可能,但他也指出,桑德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存在缺陷,这与西方对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解读有关,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解广泛存在于英、法、德语的亚里士多德著作译本中。

 荒木胜教授首先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世界定义为东西方的结合部,认为亚里士多德不纯粹是欧美文明的“根系”,而且可以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接着,荒木教授简单介绍了桑德尔对主流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与“人生而自由”的传统观点不同,桑德尔主张人并不是生而完全自由的,而总是受到家庭、地域、传统的束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群主义的理论;桑德尔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批判引起了很大争论。荒木教授指出,对于桑德尔,中国学界一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鸣,另一方面也存在对桑德尔对于道德强调不够的不满。在解释西方法治主义与东方以家族为中心的道德的不同时,荒木教授引用《论语·子路篇》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明东方传统与法治主义的不同。荒木教授进一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并没有家庭伦理与国家法治的二分法,亚氏考察了家庭与政治的关系,认识到维护家族关系与治理国家的关联,从这一角度来说,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可以作为东西方对话的基础。

 此后,荒木教授着重阐释了对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的解读与比较。荒木教授提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不能仅关注《政治学》一本著作,还必须理解《尼各马可伦理学》,特别是其中的第五卷和第八卷。亚里士多德论及的正义包括分配正义、矫正正义、交换正义三种,荒木教授本次讲座正是围绕交换正义(互惠正义)展开。与多数研究者关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公民社会道德内容不同,荒木教授关注的是,亚里士多德如何在承认人生而不平等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正义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家”的概念中发现正义,这点与东方有共通之处。《论语·阳货篇》的“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孩子出生后三年依赖父母的照顾,因而孩子在父母去世后三年也需服丧三年,是一种基于家庭的正义的实现,相关的仪式还部分保存在当下中国、日本的社会生活中。也就是说,儒家“孝”的概念,与亚里士多德的“回报正义”概念有共通之处。而将家庭放大为国家,分配正义同样适用于国王与臣民的关系——国王为臣民提供秩序,臣民则给予回报。因此亚里士多德偏好君主制,与东方古典文明的偏好相似。而欧洲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误解就在于,西塞罗代表的古罗马传统,排斥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君主制路径,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中推导出共和主义。

 接下来,荒木教授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第8卷中对“philia”的翻译问题引申开来,讨论其与论语中“仁爱”的关系。目前大部分的翻译将“philia”等同于“friendship”,译为“友爱”,也即平等的成年人之间相互交换的情感。而“eros” 指代的就是这种平等的人之间的爱。在书中第8卷和第9卷中,同样提到了父与子、君与臣、神与人之间的爱,因此如果回归文本的具体语境,试图从希腊语将“philia”一词翻译成其他语言时会非常棘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荒木教授将这些人之间的爱翻译成了《论语》中的“仁爱”。《论语》中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仁爱”是最为贴切恰当的翻译。荒木教授指出,亚里士多德时身处的体系与当下欧美人看到的世界不同。在古希腊的时代存在家庭,家庭中有父母亲、孩子,可能还有奴隶。除了要维持社会的秩序,同样还要有家庭的秩序。从“philia”一词可以窥见,亚里士多德考虑的是家庭内秩序的构建,若将其翻译为汉字,即“仁”。纵观欧美,对亚里士多德的解读都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误解。桑德尔在演讲中同样也没有提到家庭这一核心问题,忽视了其重要性。

 仁爱与正义到底是什么关系?荒木教授进而讲述了其共通点。首先要谈到一个问题是回报。例如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在孩子3岁之前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时候给予了无偿的照顾,因此当孩子成人后就必须要报恩。在亚里士多德独特的认知世界中,他补充强调在不平等的人群中存在的这样一种施予关系,从不平等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phila就是仁爱。而在这种不平等人际关系中登场的是一种“均衡性”,也就是平衡。所谓平衡就是正。说文解字中解释“正”为“一”和“止”的组合,“一”与“止”保持了平衡,即止于正。在父母的恩惠面前,不管如何回报,子女对父母总是亏欠的。因为最开始就存在着强弱的不同,没有均等性。子女尽管想尽孝道,但是有力所不及之处,这其中体现出正和仁爱两者之间的不同。“正”强调平等,而在仁爱中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均衡。父母会基于仁爱主动将天平的支点移动,也即不需要子女过多的回报。仁爱和正义的共同点就是平衡。关于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8卷中做了详细的解释。在欧美的世界里,大家讨论的是正义。而在东亚我们讨论的是仁爱。

 最后,荒木教授就国家与家的秩序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人们讨论的往往是公域,没有注意到私域。由平等市民构成的共同体即是国家,而在这其中家庭正在瓦解。日本每6个人中即有一个是贫困人口,美国也是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单亲妈妈的出现。单亲妈妈自身经济状况窘迫,缺乏将孩子送到学校的能力。这有点像是共和主义的悖论,家庭如果瓦解了,市民也将处在崩溃的边缘,而市民组成的共同体也会处于崩溃的边缘。在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共和主义被等同于民主主义、正常国家。这个认知旋即扩散到了全世界,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欧洲,王政、贵族政体则持续了更长时间。在法国大革命和独立战争后,共和制成为了唯一具有合法性的政体,西方的历史包括东方的政治史都是在这其中往复游走。与此相应的正义原则就是交换的正义、分配的正义。荒木教授认为,在君主制、贵族制、混合制中同样存在着正义。君主和臣民的正义体现在君主努力维持各种秩序,而臣民则相应地表现出尊敬和忠诚。其中就存在着一种仁爱、或者说报偿正义的原则。欧洲人倾向于将国家翻译成commonwealth,该体制中存在着国王、贵族还有市民。国王也是遵守法律的,对臣民也有回报正义的原则。家庭的作用在这种体制中也得到了重视,国王其实是君主或家庭的代表或象征。如此一来,君主、国王、市民之间就产生了联系。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结构或者传统。这并不是近代的美国或者法国大革命的思维方式,而是需要回归到“平衡”的思考中。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宜”,也即平衡、适宜。荒木教授总结,亚里士多德的学问不是欧洲的学问而是世界的学问,继承“宜”的原则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两场讲座均在意犹未尽中结束,荒木胜教授精彩的演讲、陈云教授精到的翻译、与会老师们的深刻点评为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CCPDS 纪昊楠、丛琬晶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