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孟天广副教授主讲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

发布时间: 2018-04-16     浏览次数: 660

        201842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主题演讲第09期(总第229期)在文科楼615会议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的孟天广副教授教授就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为题发表了演讲,复旦大学国务学院、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主持讲座。

    孟教授从互联网、数字民主和数字鸿沟互联网与治理质量制度引擎:比较制度分析中国政府回应再分配效果政策影响五个部分来开展本次演讲。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重塑了数字时代的公共空间,数字民主可以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互联网自身具有着诸多优势,比如拥有开放的信息,参与成本较低,使用十分方便与低门槛,可以匿名表达,公开的信息可以传递给公共部门可见的压力,促进公民学习等。在互联网时代参与的信息公开,拥有来自网民的压力与上级的压力,使得公共部门的回应性也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不同的群体对于互联网不平等的接触,不平等的利用,所拥有的不平等的技能,也会带来不平等的影响,产生数字鸿沟,导致不平等的政治后果。政治不平等存在于众多政治系统之中,上层阶级倾向于更多参与政治,享受更大的政治影响,因此选择性的、有偏差的、不平等的政府回应是存在的。互联网或许对于提高回应和使政治影响更加平等化是一种有效的解决路径。

    基于此,本次研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增强网络参与会使得政府更有可能回应来自民众的政治偏好。假设二:增强网络参与将会使政府在政治过程中注意到下层阶级的声音,使政策更加注重下层阶级的需求。


    中国较早创建网络问政平台,政府回应门槛最低,规模最大,地方政府回应性很强,与美国州议员旗鼓相当,比意大利、南非、巴西等国家还高。本次研究在省一层次开展了比较研究。收集了网络政策文件的回应,对区域间制度设计变化人工编码,采访政府官员,确认和比较不同网络系统的回应模式。评价制度设计的质量主要包括监管主体的权威性、回应流程的完整性、回应速度及时性、回应质量的问责性、回应机制的外溢性。监管回应主体包括政府主导型、党委主导型、信访类部门主导型、吸纳类部门主导型、混合型。回应机制的平台包括单独网站、政务网站、开放论坛、新闻门户网站。网络问政的运行模式包括党委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业务部门主导型、吸纳部门主导型、监督部门主导型、信访主导型、混合型。最后比较了网络问政的运行模式的时间趋势、地域差异和治理绩效。

        2008-2017年间共有1300000网络请愿,超过64%得到当地政府回应,请愿一般被定位到所在区域城市一级。在财富偏好、户口偏好、集体偏好影响下,财富较多、当地户口、集体请愿更容易得到回复。政府更愿意回应中国发展中的优先问题与单个议题项目。72%的网民向省市县书记请愿,28%向省市县长请愿。在网络上请愿的人主要是农民、其他体制外人士和学生。请愿的议题主要包括环保、文化、公共安全、公共健康、法律职业、农业、商业服务、雇佣劳动、教育、公共交通、城市建设等。公共部门收到请愿之后,24%采取实地解决,12%采取如实告知,28%采取建议说明,38%采取开展调查。因此,政府会有相对高的回应性和选择性的网络请愿回应。

    最后,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小结。互联网参与被不同人群不平等地利用。网络参与影响着政府政策制定。中国政府大量回应网民意见。网络参与通过放大弱势群体的声音加强了政策的再分配。当传统的参与制度受到限制,网络确实是一种促进社会福利的平等化声音。因此,互联网能够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和减少政治不平等。

在最后的讨论互动环节,孟教授与国务学院的老师同学就互联网参与进行了探讨与交流。郭定平教授代表中心向孟教授赠送了纪念礼物。


  

  

CCPDS 张蓉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