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赵穗生教授主讲“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四十载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 2018-06-13     浏览次数: 551

2018530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主题演讲第20期(总第240期)在文科楼622举行。来丹佛大学的赵穗生教授以“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四十载的是与非——兼论特朗普治下的中美关系”为主题发表了演讲。讲座由国务学院副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

敬乂嘉教授首先介绍了赵穗生教授的学术和政界背景。赵穗生教授是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丹佛大学约瑟夫·克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丹佛大学美中合作中心执行主任,并且是中国研究领域重要期刊《当代中国研究》的创刊人和主编,该刊载中国政治、中国社会、中国宏观经济等等许多方面刊载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文章,取得了很大成就。

赵教授开篇点题,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所面临的重大困境:即过去三十多年来“接触政策”在今日被左中右一致地批评为失败,不仅没有达到目标,反而创造了一个战略对手。因此美国国内政学两界几乎一致认为需要改变过去较为温和的对华战略。

赵教授首先回顾了建交以来中美双方的战略目标和对对方的期望。美国最初同中国建交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出于地缘政治上的考量,即为了拉拢中国对抗苏联;另一方面,美国也期望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价值改造中国,也就是所谓“和平演变”——这来源于六七十年代西方比较政治学界的现代化理论,即只要发展中国家经历市场化、自由化和民主化,产生与西方世界类似的中产阶级,就会发展出与西方世界相同的价值,从而不会与西方国家冲突,而是顺从于美国主导的开放自由的国际秩序中。因此美国采取了“接触政策”。而中国最初同美国建交的战略目标,一方面同样是出于对抗苏联的地缘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则并没有把“进入自由民主体系”纳入考量,而更多地是利用美国的技术资金市场实现自身现代化,而且是“富国强兵”意义上的现代化,这就与美国同化中国的战略目标相冲突。

八十年代,中美双方尚在同一轨道上前进,中国也确实在走向市场化,这令美国感到满意。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部分力量逐渐对“接触政策”提出质疑,但中国韬光养晦的低姿态,使得美国国内主张继续接触的力量有足够的能力说服美国决策者:只要美国足够耐心,中国肯定会变。中国欢迎市场化、市场化带来民主制度——这一观念是美中关系的重要支撑点,也主导了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三届政府。

然而两方面原因在2008年后逐渐动摇和打破了这一支撑点。其一是中国在经济、军事、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快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对韬光养晦战略的逐步放弃。其二则是美国的相对衰落,911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因两场错误的单边主义的战争和盲目地推销民主而陷入很大困境,严重损害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政治威望;而美国国内经济与就业的疲软和愈发严重的党争也使得美国人对国内的信心愈发不足。在这个情况下,中国这个信心满满、迅速崛起、价值观相异的庞然大物就自然被放在了一个竞争对手的位子上。

赵教授接着依托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在政学两界的交往体验,分析了美国国内对这种失败的反思。他认为,目前有两种声音是反思的主流,一是认为中国人城府太深、把天真的美国人忽悠了;一是认为中国一开始是在逐渐走向改变,但近几年才开始重新走向威权。基于这些反思,近年来学界和媒体界中关于中美关系的激进观点频出,Steve Bannon的经济战争的观点、修昔底德陷阱、第二冷战、亚太需要一个新北约、美国需要不惜代价遏制中国等等观点都大有市场。


赵教授认为,中美其实并不会迎头相撞,更难以从表面的对抗氛围走向真正的冲突,他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第一是特朗普延续了过去美国总统说多做少、进两步退一步的传统,回顾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的对华政策,一直在极具攻击性和极度亲密之间大幅来回摆动,赵教授谓之“批评中国批评得天真,喜欢中国也喜欢得天真”。第二是由于美中经济依存度相当大,而且美国本身从对华经济往来中获益巨大,七八十年代依靠廉价劳动力走出滞胀,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依靠中国的廉价商品抑制通胀,而对华贸易本身则同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服务业领域,而美国股市随着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的动向而大幅涨跌本身也反映了商界对美中关系的态度。第三是美国转变接触政策将很难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由于美国新世纪以来的单边主义行径,它正在逐步瓦解自己在欧洲和亚太建立的自由同盟体制。第四,美国本身也误判了中国与之对抗的力量和决心——中国并没有也不想真的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也提不出替代美国的价值观,正是因为美国首先放出了这样的对抗信号,中国才不情愿地予以反击。

随后的问答环节中,赵教授与在场师生探讨了关于权力的和平转移、美国国家安全报告、台湾问题、中国十九大以来的外交模式改变、中美朝关系等问题。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CCPDS 李俊达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