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吕大乐教授主讲“对当前香港社会形势的几点观察”

发布时间: 2016-12-14     浏览次数: 2032

        20161210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主题演讲第36期(总第176期)在文科楼622会议室举行。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吕大乐教授就“对当前香港社会形势的几点观察”为题发表了演讲,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孙小逸博士主持该讲座。

孙小逸博士首先介绍了吕大乐教授:吕大乐教授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香港教育大学副校长,是香港学界知名学者,他的很多著作是理解香港社会的必读书目。吕教授今天的报告主要分享他对香港当今政治与社会形势的观察。

吕大乐教授指出,如今香港政治社会变化多端,比如昨天梁振英宣布不打算参选下届特首,对香港的政治走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吕教授的观察,很多在梁振英执政期间出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梁振英政府的问题,还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待,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

1、香港特区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为主导的联合政府,在回归初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住局面,防止资金逃离香港,同时也是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考虑:董建华先生本人即是一位企业家。但是到了梁振英时期,特区政府与大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由于梁振英的政策触动了大资本家的利益,香港几大家族虽不明确反对,但也不积极配合梁振英政府的各项举措。而同时梁振英也没能成功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2、年轻人的离心倾向。目前香港有至少2000-3000年轻人是各类社会运动的铁杆参与者,为了反对而反对,但毕竟只是少数。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年轻人的态度都倾向于同情这一批激进运动者,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事实上,香港年轻人对中国人的认同感自回归以来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在2001-05年间香港人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一度超过对特区政府的信任,而从2008-09年开始,香港年轻人对中国人的认同感急剧下降,独立倾向开始出现。因此,香港年轻人的离心倾向不能简单理解为港英殖民时期的影响。这个转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民教育的问题。回归以来,香港的教育改革导致了中文课是中学学生最讨厌的课程,中文教育将文化从中抽走,而主要考察对语言能力的掌握,使得中文成为了最难考的一门课,引起香港学生的反感。其次,由于09年开始实施的自由行政策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使得大陆游客和香港人之间的矛盾凸显,侵占了香港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权者没有反思应当如何好好培养国家的文化认同,对年轻人的离心倾向,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处理。

3、没有经济及区域发展策略。经济发展一直是梁振英的软肋,他在经济策略上一直秉持“内向型发展”的思维,缺乏与内地的合作。梁特首也一直以香港本位来看问题,缺乏宏观视野,使得其经济策略缺乏出路。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体,很难单单通过内部的运作达到整体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的“本土派”思想,不利于香港经济的发展。

4、特区政府到底应该团结哪些对象?由于梁政府与大财团的关系并不亲密,因此在政治过程中政府应当选择到底是团结中小企企业主,抑或是一般的劳工阶层。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即中小企业为了营生是锱铢必较的,与劳工阶层对立关系比较强。

吕大乐教授指出,这些问题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对香港政府而言是重大的考验。对下一届香港政府而言,是不得不解决的核心问题。

  

CCPDS  杨珏馨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