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邓穗欣教授主讲“规则的使用和误用:中国环境规制的实施与遵从”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次数: 466

20141210日下午,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美国国家行政学院院士邓穗欣教授在文科楼622室进行了题为“规则的使用和误用:中国环境规制的实施与遵从”的讲座,国务学院公共行政系张平老师进行了主持。

首先,邓教授介绍了规则社会的十项原则。包括降低遵守规则的难度;制定明确和容易理解的规则;让非正式规则强化正式规则;广泛建立遵循规则的社会期望;执法公平合理,始终如一;规则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规则和公共决策应在最接近于受影响人的层级制定;备以辅助机制,以便在现行规则失效时解决冲突;具备可靠约束,以确保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能够负责;运用规则促进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邓教授表示,在十项原则中,前五项属于操作性原则,旨在为政府更好地利用规则解决公共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建议;而后五项属于治理性原则,旨在从制度层面对规则进行机制设计。这十项规则对于提升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随后,就中国环境规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地方政府官员面临的挑战问题,邓教授做了详细的讲解。邓教授认为中国的环境规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多数环境规制是由中央或者省级政府制定的,而执行则是市、县和乡镇的环保部门的任务,中央和省级政府缺少处于它们直接控制之下的执行机构,这会导致规则制定与执行之间的脱节,从而造成规制实施的低效。同时,地方政府官员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第一,财政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受到限制的同时,政策执行的任务却在不断增加,即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导致的地方政府的巨大负担,这种现象在最基层的两级政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二,经济利益动机驱使下预算外收入的产生;第三,腐败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内陆省份;第四,环境监管成为地方官员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第五,大量的时间被耗费在处理环境问题投诉方面。

接下来,邓教授谈到了企业对于环境规制实施的态度问题,结合对香港企业进行的访谈和调研,邓教授指出,一方面,规则的冗杂使得企业无法辨明重点,另一方面,优先执行事务变动的随意性也造成企业在规则实施方面的无所适从。此外,邓教授还通过数据分析解释了企业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的达标性环保行为主要取决于对潜在惩罚的感知,以及对于执行规则的理解;而企业的前瞻性环保行为同样受到对于执行规则理解的影响,此外当企业被作为重点监督目标时,往往会倾向于采取更加积极的超前行为。

最后,邓教授阐明了他的结论,指出应当在更大的治理框架下来理解规制的实施与遵从问题,并且要增强规则以及规则执行者的公信力,利用横向问责对垂直问责进行有效补充,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规制的实施。

  讲座结束之后,在场的老师以及学生与邓教授进行了积极互动,就企业所面临的经济利益与环保责任冲突、大型企业在规则遵从方面的倾向性、私人部门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CCPDS 闻静供稿;国务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