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Bjoern Niehaves教授主讲“社会化媒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者技术的兴起将如何改变政府运作”

发布时间: 2014-01-15     浏览次数: 228

        2014年1月9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主题演讲第2期(总第73期)在文科楼622举行。德国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教授Bjoern Niehaves做了题为“社会化媒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者技术的兴起将如何改变政府运作(Social media, Smart phones, Tablets: How the Rise of Consumer Technologies Changes the Way Government Works)”的主题演讲,国务学院郑磊博士主持了讲座。

        Bjoern Niehaves教授指出他将社会化媒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在于,这些设备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其最初都是为消费者市场所设计,是出于私人和盈利目的,而非官方目的。但是这些消费者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却呈现出越来越大的潜在影响力。Bjoern Niehaves教授首先引用了一句玩笑:“如果苹果和黑莓(Apple和BlackBerry)只是水果的话,生活会简单很多。”手机让人们的沟通更为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再也无法避免无处不在的信息的包围。然后,Bjoern Niehaves教授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消费者技术在政府中的发展和应用。第一个例子是荷兰Oostzaan地方政府的实践,该地方政府给每个政府雇员提供一笔预算,由雇员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预算去购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产品,比如windows系统的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而不是由部门同意购买。市政府认为只有每个雇员自己最清楚什么IT工具最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近1000名地方政府雇员,几乎占该地方政府雇员的75%,参与了这一“带你自己的设备来(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计划。5年前,政府IT创新还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但到如今,已经慢慢发展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第二个例子是德国Illingen地方议会的案例,地方政府为地方议会的33个成员提供了iPad,便于向议员们提供与会议相关的电子信息。据估计这一政策每年可以节约10万张纸。第三个例子是纽约州儿童和家庭服务办公室的实践,该案例显示,移动设备能够大大改善儿童保护工作。过去社工所利用的渠道往往效率低下,而如今社工们使用社交媒体,如Facebook,和儿童和家庭打交道,从而快速地和服务对象建立联系,预约会面。同时通过具有无线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社工能够不受地域限制地下载需要的文件,而不一定要到办公室才能完成资料下载,同时社工们利用笔记本电脑可以在约见不同对象的路途中,及时进行资料输入,高效完成归档整理工作。 

        Bjoern Niehaves教授认为,消费者技术对政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机、雇员士气、接受的速度、工作产出和效率、雇员招募、自主权、用户友好的和成本。Bjoern Niehaves教授又从“技术所有者(Ownership)”和“使用目的(Purpose)”两个维度来解释“IT消费化(IT Consumerization)”。一开始,IT消费品的所有者是私人的,且出于私人目的(如娱乐的目的)使用;然后,IT消费品的所有者依然是私人,但开始将该设备用于工作场合,在政府允许情况下这就是“带你自己的设备来”(BYOD),而在没有得到政府允许下,则称之为“影子IT(Shadow IT)”。此后,组织开始自己采购消费者技术,比如政府给每个雇员配备了平板电脑,这就是在更广范围内的IT消费化。Bjoern Niehaves教授认为当前IT消费化处在一个新的时代,IT成为组织的核心支撑,平均每个人都有多台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使用IT技术;IT更新换代的频率非常高;无线网络也在快速发展。

        IT消费化在私有部门已经十分普及,但是在德国的地方政府发展如何?Bjoern Niehaves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德国地方政府雇员进行调研后的初步结果。从硬件来看,政府雇员使用政府提供的手机、台式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比例高于使用私人拥有的设备;而从软件来看,政府雇员使用私人的数据共享软件、社交媒体软件和沟通软件的比例远远高于使用政府软件的比例。Bjoern Niehaves教授指出其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数据安全。当政府雇员使用私人社交媒体账户与客户进行沟通,一旦其离职,那么这一私人账户上的大量客户信息应当如何处理?又或者政府雇员丢失了存储大量政府文档的平板电脑时,数据安全如何保障?由于大多数时候政府雇员在工作中是不允许使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或个人iPad等设备的,这些IT使用中近93%在政府中是非法的,当出现数据安全问题时,使用这些IT技术的雇员更加不会报告这些事故。既然是违法的,政府雇员为什么还是坚持使用这些IT技术呢?Bjoern Niehaves教授指出了政府雇员IT消费化的几个推动因素:高生产率、工作质量、创新以及IT消费化让政府雇员在工作中感到快乐。Bjoern Niehaves教授指出IT消费化不仅仅是包括诸如智能手机等新的移动技术,还包括了选择和自主权。Bjoern Niehaves教授构建了IT消费化的分析框架,首先他认为IT消费化增加了工作量,因为移动设备、网络等使得雇员在家也能够办公,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可能让雇员产生压力;其次,IT消费化带来的工作自主权,比如可以在家办公,降低了工作压力;再次,在工作中使用平时经常使用的熟悉的技术,会增强雇员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工作表现。

        最后Bjoern Niehaves教授根据其研究,总结了IT消费化所面临的四大挑战:数据保护、权力问题、采购问题以及由谁承担费用等。政府所面临的现实是,首先存在技术差距,其次是信任鸿沟,是否能信任政府雇员的能力;成本导向的IT技术投资和公共意见等。从成本角度考虑,即使通过使用技术节约了10%的劳动力,但由于政府无法轻易解雇政府雇员,政府还需要想办法为雇员找活干从而填补这节约的10%的劳动。此外,政府还面临着其他各种社会压力,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并不希望给民众留下政府有钱大肆采购先进技术,但却没有资金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印象。Bjoern Niehaves教授指出消费者技术包含很多方面,它需要用户导向的创新,政府雇员会将消费者技术带入政府,政府全面禁止消费者技术已经成为过去,成功的政府组织应当善加利用消费者技术的创新潜能,个人使用消费者技术的过程成为政府利用消费者技术的关键。 

        演讲结束后,在场的师生就德国IT消费化、合法问题等与Bjoern Niehaves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CCPDS 徐慧娜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