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主题演讲第07期(总第147期)在文科楼615室举行。来自普渡大学政治学系的Dwayne WOODS副教授以民粹主义(Populism)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国务学院胡鹏博士主持讲座,王正绪教授、郦菁博士、曾庆捷博士以及多位学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前,胡鹏博士介绍了Woods教授的简历与其研究兴趣。随后Woods教授围绕着民粹主义的内涵、民粹主义与自由民主的关系展开演讲。他首先指出:在媒体上,民粹主义往往被当成一个贬义词汇来使用,但其实大家对它的内涵并不清楚。民粹主义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农村,农业民粹主义的表现是农民反对精英的统治,与此同时的沙俄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民粹主义开始被普遍使用。二战后的反殖民运动出现了民粹主义,1970年代的拉美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Neo-Liberalism Populism)。西欧如意大利、东欧如波兰、亚洲如泰国,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在最近的美国大选中,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也被认为民粹主义的代表。民粹主义既可以跟左翼思潮结合,也可以与右翼思潮结合,它的内在含义到底为何?

Woods教授认为,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对民粹主义给出了一个清晰对界定,它依旧是一个模糊概念(Fuzzy Concept),他认为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虽然民粹主义缺乏一个清晰界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词汇丧失了价值。从各种各样的民粹主义现象中,他总结出民粹主义的三个核心特征:一是我们(Us)和他们(Them)的区别,区别我们和他们的标准各种各样,可以是穷人和富人,也可以是不同的族群,也可以是本土人和外来移民;二是反体制和反精英(Anti-system and anti-elite),这是民粹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特征,即不信任民众的代理人,如议会议员,民粹主义认为代理人扭曲了民众的真实意志;三是强调普遍意志(general will),即民众存在一个普遍的想法和意志。
Woods教授认为:民粹主义的出现与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紧密相关,它是自由民主的变种,是非自由的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自由民主具有两个维度上的特征:一个是纵向的制衡,即选民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横向的制衡,通过分权的办法得以实现。自由民主强调程序,在尊重多数人的意志的情况下,希望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但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它可能没有做到这些,例如没有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选举出的民意代表以及政治领导人不再听从民众的意见、权力制衡体系不再那么有效。当这些问题出现后,民众内就会产生民粹主义情绪,这为民粹主义运动的兴起埋下了伏笔。美国的特朗普声称代表白人群体的利益,而在欧洲,民粹主义则表现为本国人与外来移民和难民的区别。Woods教授指出民粹主义的关键在于谁能代表真正的多数,虽然民粹主义是非自由的,但它依旧是民主的一种形式。而政体的演变,并非仅仅是非民主与民主之分,民主之内,也需区分自由民主和民粹主义。
演讲结束后,参与的师生围绕着民粹主义与威权主义、民粹主义与古典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问题与Woods教授进行了讨论。
(CCPDS 周思勰 供稿;国务 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