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Ludo Waltman教授主讲“中国科研绩效评估:文献计量视角”

发布时间: 2019-04-18     浏览次数: 822

2019412日,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主题演讲第05期(总第274期)在文科楼622会议室举行。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Ludo Waltman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科研绩效评估:文献计量视角”(An in-depth bibliometric perspective on China’s scientific performance)的主题演讲。讲座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唐莉教授主持,李寅青年副研究员、来自同济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者和学生出席了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唐莉教授对Waltman教授的个人履历及研究兴趣进行了简要的介绍。Ludo Waltman是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定量科学研究方向教授以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CWTS)副主任。Waltman教授所在的定量科学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研究,并特别注重其在科研管理和科学政策方面的应用。本次讲座主要基于最新算法和互动可视化技术,从文献计量学视角深入分析中国科研发展的整体概貌与发展动态,并深入探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对科研绩效评估的价值与局限性。


报告中,Waltman教授对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WTS做了简单的介绍。该中心目前有约50位学者,专注于科学计量学及其在科技评价和科技政策领域的应用研究,服务宗旨是“让科学体系更加完善”(Making the science system better)。Waltman教授指出,从科研文献发表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中国的出版数量在进入21世纪后有了明显的增长,相较于荷兰、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增速明显。在国际所占份额上,中国的科研产出急剧增加,从2000年的3%上升到2015年的17%。从研究领域来看,中国在物理学、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贡献则相对有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出版物的被引用率(即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但学科差异较大。

Waltman教授继而介绍了VOSViewer软件进行的可视化研究方法,以及鲁汶算法与莱顿算法的原理及应用。他以CWTS内部版本的数据库为例,展示了应用聚类视图可视化对中国科研表现的分析。分析显示,中国的研究强项在物理学、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领域,英国在社科领域研究具有明显优势,而美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都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以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例,Waltman教授继而为我们展现了两校各自的研究强项。

最后,Waltman教授对文献计量学的局限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一言以蔽之,中国科学成就的显著发展,不仅表现在产出数量上,在学术影响力上同样相当可观;中国在物理学、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等领域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如果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科研绩效情况,需要更详细的数据挖掘分析。对于基于实证的科技政策决策来说,真正有趣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通过更为细致的分析来理解数字背后的机制和故事。每个研究者都要负责任地使用文献计量方法。

讲座全程Ludo教授同与会师生积极互动,就图表中的具体数字含义、数据来源、对个别结果的可能性解释等进行了探讨。讲座后,部分师生继续和学者就科技评价与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讲座圆满结束。

  

  

  

CCPDS  丛琬晶 供稿)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