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樊春良研究员主讲“美国国家科技竞争战略与创新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 2024-12-11     浏览次数: 10

20241129日,由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年度主题演讲第19期于文科楼615会议室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二级),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科技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樊春良研究员以美国国家科技竞争战略与创新体系的构建为题发表学术演讲。讲座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莉教授主持,吸引众多师生参加。

一、    引入

在讲座的开始,樊老师首先在研究经费、科学出版物、高被引论文、专利、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方面,引入官方数据,对美国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了介绍,也对中美双方的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中国在科学出版物等很多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乃至超越美国,但考虑到更深入和更长远的科技发展,不可否认美国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接着,樊老师引用美国学者David Hart的话,阐述了“为什么要研究美国”这一问题,即“美国经验的重要性来源于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既在高度创新的工业部门居领导地位,也在科学研究方面居领导地位。除非学者理解美国的创新过程,否则他们从整体上理解世界的创新过程就存在困难。美国的案例还具有认识和分析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美国创新系统的广阔性和制度上的复杂性。”因此,研究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至今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对于探索中国未来如何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此次报告就将考察不同时期美国科技战略的演变及其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的关系,分析美国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以其优点和劣势,并探讨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二、    美国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虽然没有明确的科技规划与战略文本,但其科技战略的目标和导向一直很明确,就是“保持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以及维护国家安全”。这一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迅速成为世界军事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头号强国时就已经有所体现。樊老师重点指出,联邦政府对大学与科研的支持,是美国高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也与二战对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二战以前,美国其实就已经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大学和工业研究实验室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为其后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联邦政府基本上不承担支持科学发展的职责。然而,二战期间,联邦政府与科学形成了一种新的合作关系。科学研究发展局的建立以及曼哈顿工程的实施都是这一合作关系的体现。原子弹、雷达等发明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让人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美国联邦政府对大学、企业等全国民间科技力量的广泛动员正是其能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美国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全国的创新体系,把实验室的研究、大规模的生产、战场上的战术和指挥部的战略结合到了一起。

战后,联邦政府成为支持科学技术的重要角色,并在随后10多年间持续支持建立了国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布什报告》作为战后科技政策设计的基础,明确了联邦政府应当承担起资助科学发展,促进新科学知识的涌现和培养青年科学人才的责任,并成立国家研究基金会(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资助自然科学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长期研究。随后原子能委员会、海军研究办公室等的成立,进一步标志着美国科学多元化体制的形成。樊老师指出,20世纪下半叶,美国之所以能实现众多的科技成就,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积极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冷战开始后,国家的安全战略则在科技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美国为国防相关的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高技术国家安全上投入的经费巨额增长。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引起了美国的剧烈反应。随后短短一年内,美国设立总统科学顾问及其领导的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计划署(DAPR应对特殊的、突发的挑战。可以说,冷战时期的美苏竞争加速了美国科技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总而言之,美国科技体制与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形成了。樊老师指出,这一体系分三个层面:以政府最高层面的科技政策决策咨询机构,科学相关的联邦部门机构等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以及包括大学、创新型企业、国家实验室等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其中,国家安全战略下政府的主导作用、自下而上创新机制中蕴含的自由市场机制以及重大任务的组织和举国体制则是该体系的主要特点。

三、    美国国家科技战略与国家创新体系的调整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定的调整。这种调整首先出现在美日经济竞争之下。上世纪80年代,日本科技在政府主导的发展和长远规划下,在半导体、机器人等美国原先领先的技术领域开始占据领先地位。这引起了美国的积极应对开始采取措施促进原有创新体系的变革,其中一大特点就是与技术合作有关的联邦立法的涌现。此外,布什政府于1990年首次公布了“美国技术政策声明”,该声明指出美国技术政策的发展应从强调为联邦部门使命服务向促进私人企业发展技术转移,为美国技术政策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重建,联邦跨部门计划的实施等,都体现出了美国科技创新体系在发展中的不断调整。

尽管美国国内政治形势不断变化,科技发展一直在美国国家事务中占据关键地位。例如,特朗普政府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驱动,强调把握关键技术,推动未来产业的重要性。拜登政府在国家安全与战略竞争双重考虑之下,明确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列入长期科技政策的表述中,明确确保美国科技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力图让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    未来与思考

纵观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由二战和冷战时期对国家安全与威望的维护而开始创建体系,到战后经济竞争、21世纪的全球竞争和近年来的大国战略竞争,竞争和国家安全是美国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在如今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美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对于我国建设面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例如,政府与市场合理而有效的分工,创新主体的多元化与分工合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创新的平衡等举措,在经过应我国国情的调整后,都可应用于体系建设。总而言之,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基础,适应时代的特点,也需要一些突破和变革,以使科学技术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稳步发展,使国家在科技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讲座的最后,唐莉老师感谢了樊春良研究员的分享,并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樊春良老师同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