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中心年度主题演讲第19期于文科楼615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演讲由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东亚民主研究中心主任、台湾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张佑宗教授主讲,演讲主题为“网络舆情与调查研究方法的新挑战”。张佑宗教授在演讲中深入探讨了网络调查相对于传统调查的优势,并对其主持的台大动态民意调查计划(NTUWS)进行了详细介绍。讲座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主持,吸引校内外众多师生参加。

1. 传统社会调查的缺陷与全球网络调查方法的崛起
张佑宗教授指出,传统的社会调查面临着覆盖误差、抽样误差和无应答误差等问题。传统调查通常采用面访或电话访问的方式,但由于受到现实情况的限制,很多调查在抽样过程中缺乏抽样清单,因此存在伪随机性。实际操作中,年龄较大的人更倾向于接受面访,而接受手机电话访问的群体年龄偏低,这对样本的代表性就成了问题,即抽样误差较大。此外,传统调查常常面临较高的拒访率,尤其在受到成本限制的情况下,系统性偏误会显著增大。这意味着调查结果可能无法充分反映整个受访群体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张佑宗教授指出,目前美国的学术期刊通常不太愿意接受仅基于传统调查完成的文章。这主要是因为传统调查存在实验设计不足的问题,难以确定因果关系。与此同时,由于传统调查在进行大量、长期追踪和具有时效性调查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很难迎合学术界对这些方面的需求。传统调查的最短周期也需要5天的时间,这导致在处理大量即时性的热点问题或进行自然实验方面,传统调查显然无法满足要求。这一问题凸显了在当前学术研究中,越来越需要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更高时效性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网络调查所带来的高效益、动态性和即时性。然而,由于网络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不同,引发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进而使得网络调查面临覆盖率低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欧美国家开始探索以网络为基础,并以地址作为抽样名单,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通过将网络调查平台与电话访问相结合,大幅度降低了调查成本和不回应率,从而显著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效度。这一方法的采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调查的不足,使得调查更具广泛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对于新兴的网络调查,张佑宗教授认为一个好的网络调查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具有专业化的调查平台,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调查以及各种资料的转化与存储;
(2) 建立可靠的长期追踪的样本资料库,定期检查及招募会员,建立具有代表性的会员资料库;
(3) 定期检查样本身份和资料的准确性,删除出现问题的会员;
(4) 严谨的调查过程,建立一次性问卷链接以避免遭到网络水军造成的样本污染;
(5) 提供诱因增加会员粘性(Customer stickiness)
(6) 加强对会员资料的保护措施,如学术伦理审查以及会员资料的删除机制。
2. 台湾大学动态民意调查计划
在讲座中,张佑宗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建立的台湾大学动态民意调查计划(NTUWS)。该计划以地址为抽样清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与传统调查不同的是,在接触受访者后,并不直接进行访问,而是采用一种网络优先(online-first)、推网(push-to-web)的调查模式。具体而言,调查团队请求受访者前往网络调查平台注册,一旦成功招募会员,团队将相关数据储存在台大和亚马逊云端服务器上,通过对会员的抽样,并在礼券报酬的诱因下完成对特定样本的调查,该计划具有追踪样本、实验设计和多样性调查的功能。这一调查模式不仅提高了调查的效率,还更好地应对了传统调查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研究在更广泛的领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NTUWS的会员招募主要采用了电访邀约、面访招募、会员推荐、网络广告投放以及短信征集五种方式。在这些方式中,网络广告投放表现最为出色。从2023年7月15日到9月14日的两个月间,每月成功新增会员800至1000人,而总成本仅为80000新台币。通过这样的招募手段,截至目前,NTUWS已经成功吸引了近4万名会员。
将NTUWS的会员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人口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NTUWS的有效会员男女比例误差不大,但年龄分布偏年轻,受教育程度偏高。为解决样本代表性的问题,张佑宗教授的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专门寻找了年龄较高、教育程度较低的会员,并简化了问卷平台的填写难度,设立了客服专线以提供协助。此外,为增加样本代表性,张佑宗教授的团队根据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分层,并采用混合调查模式,结合面访和电访。通过这种方法,他们成功提高了样本的多样性。张佑宗教授强调,与台湾的ABS、电访、面访以及纯粹的网络调查相比,NTUWS采用的结合网络调查、面访和电访的调查模式更接近总体样本的特征。

3. 研究成果范例
由于网络调查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基于NTUWS,张佑宗教授团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实验,并取得相应成果。
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事实核查效果的检验。通过对实验组提示所示新闻为假新闻并提供事实核查,包括“苦瓜有毒”这类的非政治假新闻以及不同政党执政期间预算赤字不同的政治类假新闻。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省籍、教育程度等变量后,张教授团队发现在非政治事件中,事实核查有着明显的效果,而政治事件效果并不显著。
在候选人偏好联合分析中,通过提供候选人的不同特征,团队发现候选人的年龄、党派、对中美关系的看法以及学历水平对选民的偏好存在着较大的影响。
同时,NTUWS与斯坦福合作,作为Deliberative Democracy Lab在台湾的合作者,参与到了Meta委托的项目中。
张佑宗教授表示,目前NTUWS已经可以使用各种调查实验设计,未来将结合如心理学等学科的方式发掘调查的潜力。相较于其他社会调查,NTUWS调查经费相对便宜,可使用各种调查实验设计,针对各种调查研究问题进行方法分析,并且能够进行长期的追踪。同时足够大的样本资料库显著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和覆盖率,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加,NTUWS在未来会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4. 问答环节
其一,对于追踪样本调查中拒访群体可能导致系统性偏误的问题,张佑宗教授提出,目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改善、增加受访者参与调查的诱因。这种措施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受访者参与调查,减少拒访率,从而提高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其次,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数量较大的样本,以减少拒访所造成的偏误影响程度。
其二,对于网络调查时机是否会影响调查结果的问题,张教授表示确实在实践中遇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团队将问卷填写的时间限定为3天,并扩大了抽样数量,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时间因素对抽样结果的潜在影响。
其三,关于样本库重复使用是否会导致“专业受访者”效应的问题,张佑宗教授表示,为检测这一问题,他的团队进行过相关实验,目前尚未发现活跃会员与新会员的问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最后,郭定平教授对张佑宗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总结,感谢张教授的精彩讲演并再次欢迎张教授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