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David Samuels教授主讲“不平等及其政治含义”​

发布时间: 2017-11-07     浏览次数: 249

2017524日和25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David Samuels教授受邀在文科楼622室作了题为《不平等及其政治含义》的两场讲座。国务学院曾庆捷博士主持讲座。



Samuels教授虽然年轻,在政治学领域已颇有建树,在美国著名期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此次的演讲内容主要源自他最近出版的书,探讨了由统治精英内部分裂而引起的民主问题。

首先, Samuels教授提出了政治经济学促进了民主化的再分配理论。前者认为社会的不公平程度随着再分配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深,两者成正比关系;相反,后者认为民主化程度与不公平程度之间是反比关系,不公平程度随着民主化的加深而不断减小。随后,他介绍了中国在19852005年这20年间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过程。基尼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00年后,基尼系数超过了0.45,说明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比较大了。教授Samuels预估中国现在的收入差距更大,可以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富人与穷人收入差距悬殊。Samuels教授同时研究巴西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因此他也介绍了2010年统计的巴西的收入金字塔,与中国相比,他认为巴西的收入差距更加悬殊。

介绍完中国和巴西的收入不公平问题后,Samuels教授提出,民主并不是有关对穷人的恐惧,而是有关对国家的恐惧。他用幽默而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他的这一观点。根据他的研究,发现穷人其实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们忙于生计,忙于赚钱养家糊口,四处奔波,他们通常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所以政治,在他们看来是远离他们生活的存在,是跟他们没有任何关联,只不过是富人谋权夺利的存在。所以穷人并不会为自己呼吁,站出来说要争取民主。相反,富人才是站出来争取民主的人,因为富人之所以为富人,他的手下有很多固定或流动、显性或隐性的资产,所以他们害怕政府以各种名义对他们的资产进行征税,政府征税的目的是缩小整体的收入差距,做到政府所认为的公平,但是富人却并这么想,他们认为自己通过努力与智慧挣得的钱,政府不应该收这么多税,政府目前的做法其实是对他们的不公平。

第二场讲座,Samuels教授展示了几组1820~19921950~2004年以及1955~2004年间BM基尼与城乡收入差距值在民主过度期与巩固期以及已经预估的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效应的变化过程,结合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后,Samuels教授认为只有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与民主的衰竭呈正相关关系,即: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越大,就越没有民主。随后他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是什么使得民主得到持续的呢?他认为民主的幸存是内生与社会环境中的,城乡差距影响民主的巩固,但是收入差距并不会影响民主的巩固,当民主坚不可摧的时候,GDP水平对城乡差距起作用。

随后,Samuels教授对比了PrzeworskiBoix/A&R 对巩固与过渡关系的观点,前者认为巩固与过渡是不对称的,没有内生的民主,但是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在民主制下富人越能忍受征税,因为在发达富裕的国家,失败的政变其代价很高。因此发展稳定民主。相反,Boix/A&R认为巩固与过渡是对称的,不平等程度越高,在民主制下富人失去的越多,因为不平等增加再分配的压力。因此平等稳定民主。根据上述的对比与分析,Samuels教授延伸出了以下几个关键观点:1.更高的土地不平等:精英拥有的土地越多,对土地征的税就越多。精英阶层有削弱民主的动机:2.更高的收入差距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资产阶级面对前独裁精英,从而降低资产阶级的税收负担。资产阶级有捍卫民主的动机。3.收入的不平等也使资产阶级更加吸引精英。4.在完全民主制下,更高的收入差距也可能导致累进税制。资产阶级可能有颠覆民主的动机。

讲座结束后,Samuels教授与在场师生做了充分交流和互动。在座的学者与学生积极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讲座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CCPDS  罗布卓玛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