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Joshua Eisenman教授主讲“‘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

发布时间: 2017-11-07     浏览次数: 300

201768日,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Joshua Eisenman 教授在文科楼725室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的讲座,我校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郑宇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Joshua Eisenman 教授提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政策非常的雄心勃勃,而且前所未有。这一政策意在扩大全球各国的联系的同时主张中国在全球化、国际发展中更多的话语权。目前有关“一带一路”的文章很多,但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仍存在着很多对这一政策的问题与误解。“一带一路”要怎么执行?这是一项新的战略还是已有的?对中国来说如此庞大的政策其输出的可能性结果有哪些?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又有可能性结果?如果尝试了一切可能使这一政策获得成功的方式会怎么样?


在众多问题中,Joshua Eisenman最关心的是中国怎样通过“一带一路”来发展本国的经济?中国政府认为交通是发展经济首要解决的问题,“路”代表着富裕,“一带一路”通过开通到各国的路,使得商品在各国之间便捷地流通,但是他问道:现在很多商品都只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一件商品,通过“一带一路”卖到其他国家,其盈利多数由创造这一商品的国家分走,中国只能分得少量的钱,所以这一政策最大的受益方似乎并不是中国。接着他又提出:一个国家能否借到发展?发展是能用钱借到的吗?在他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其实就是在用钱买发展,不计成本的将资金借给其他国家,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还或者用什么货币还都没有考虑或者没有确定下来,有些资金实际上就是永远的借给了对方,没有打算要收回来。中国不计成本不计后果的把钱借出去,真的能使本国得到发展?如果“一带一路”成功的象征是中国成为“文化大国”,那么文化大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在提出了众多问题后,在座的学生与中国学者以及来自非洲的听众都从各自的角度,根据各自的实际经历提出了个的人见解。有关“一带一路”,不管是从执行过程还是预期结果,都存在很多问题,仍需大家进一步的探讨。

  

  

CCPDS  罗布卓玛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