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Janine O’ Flynn教授与Helen Dickinson教授主讲“学术期刊发表”

发布时间: 2017-11-09     浏览次数: 275

        20171020日下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度主题演讲第26期(总第203期)在文科楼615会议室举行。来自墨尔本大学珍妮·弗林(Janine O’ Flynn)教授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海伦·迪金森(Helen Dickinson)教授以“学术期刊发表”为题发表演讲。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副院长敬乂嘉教授主持该讲座,并首先介绍了珍妮·弗林教授和海伦·迪金森教授的学术背景。

珍妮·弗林教授首先发言,她指出发表文章通常面临一系列挑战。发表观点是研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观点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但是各有自己的规则、风格和策略。等待被出版需要时间和耐心,有时甚至需要数年的工夫。弗林教授强调,从有想法到最终可以出版,这个过程是十分煎熬的。但不论过程多艰辛,发表学术文章始终是学术生涯中一个重要信号。

其次,珍妮·弗林教授介绍了发表文章背后的诸多策略考量。对于大多数作者来说,最主要的困惑是在质量和数量间进行取舍。弗林教授认为一个人能够出版很多的书籍,但只有提高质量才能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读者,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以学者为例,当他还是博士的时候,就会拒绝像新闻记者一样追求吸引公共注意,彼时他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有:(1)少量与高质相结合;(2)关注受众基础;(3)采用投资组合方法,与他人一同完成报告;(4)追求高容量的同时允许数量混合。弗林教授补充道,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个体能够适时调整一些方法以明确文章的重点价值,比如关注影响因素、本土排名、国际排名等。

而后,在珍妮·弗林教授分析的基础上,海伦·迪金森教授以资深编辑的身份给学术期刊的作者们提供了一些中肯意见:一、雄心勃勃却又务实能干。迪金森教授认为作者非常有必要将眼光放得长远、目标定得高些,事实上这其实就是走向卓越的良好方式之一。迪金森教授认为尽管并不是所有撰写的东西都会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必然存在部分。应当专门建立一个文件夹用于区分和显示不同的文章所面对的各类读者。学会建设自己的“素材运输通道”,尽可能减少发表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二、了解正在开展的研究内容。文章发表后究竟影响的是哪些角色?学者、实践者还是决策者?目前有关研究的进程如何?本项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创新点在何处?三、熟悉自己的读者并掌握其需求。这些需求背后有地方性的、国际性的、技术性的、政策性的、广泛的、狭隘的利益关切,只有了解它们才能保证研究的针对性,即谁才需要知道研究内容。四、了解与期刊有关的信息。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性格”,即风格、方法、偏好、历史等等,针对这些性格,作者需要仔细研究期刊的旨向和范围,让自己主动成为期刊的审稿人,同时必须遵循注意字数限制和参考风格,附上必要说明以证实该篇论文对期刊的贡献。五、保有对编辑的同情心。(1)编辑所要浏览的文章数量众多,必然得顾全大局;(2)编辑往往偏爱新思想,出版有趣的作品;(3)有理由拒绝发表文章;(4)由于预算有限,仅有部分文章可以发表;(5)编辑不希望浪费审稿人的时间。六、保有对审稿人的同情心。作者应当积极回应审稿人的任何反馈,尊重他们的工作时间,面对反对意见的时候应当及时说明原因并做出明确回答。

随后,海伦·迪金森教授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公共行政评论》这份期刊。1937年,《澳大利亚公共行政评论》出版第一期,早期内容主要关注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政策的研究与实践,联系实践一直是期刊专业性得以凸显的重要所在。2015年,新编辑队伍正式成立。《澳大利亚公共行政评论》面向国际,其将近一半的读者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影响因子为1.072,在ISI公共行政系列排行榜中排名30/472016年下载量达到了130000次。2016年,期刊的论文接受率为23%

最后,珍妮·弗林教授和海伦·迪金森教授为有意向成为学者的青年们提出了有效建议。教授们总结了以下五点:(1)主动成为期刊的审稿人;(2)成立同龄人阅读小组;(3)与经验丰富的同事合著;(4)多思考文章的受众群体;(5)在保持雄心的同时注重求真务实。

讲座结束后,国务学院师生与珍妮·弗林教授和海伦·迪金森教授展开了热烈的问答交流,分享彼此学术观点,增进双方学术交流。


  

  

CCPDS  汪思余 供稿;国务 审校)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