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上午,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度主题演讲第36期(总第213期)在文科楼622会议室举行。来自普渡大学的Dwayne Woods教授就“政治联盟对经济发展是否重要: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为题发表了演讲,复旦大学郑宇教授主持讲座。
Woods教授指出,过去对于非洲政治的研究,往往着重于具体的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非洲政治所具有的部族性等等特征,从而忽视了政治联盟的作用。因此,他致力于建构一个有关政治联盟的模型,来检视非洲的政治联盟对经济发展是否具有影响。
在这个模型中,各个政治行为体根据自身的权力大小(power)来相互博弈(bargaining),从而形成政治联合(尽管其内部可能是非对称性的)。这一政治联盟具有庇护制特性,并着眼于具体的政策目标。而联盟的稳定,则取决于暴力和财政预算。联盟的持续时间越长,这一联合就越成功。
在这一模型基础上,Woods教授考察了作为政治联盟外部影响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在没有政治溢出效应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是线性的。而在政治溢出之后,经济发展曲线展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其重点关注转折点上的政治情况。因此,这一模型是一个探索性的模型,而非一个验证性的模型。
具体到埃塞俄比亚案例中,政治联盟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根源。自1974年军事政变之后,政权被控制在以门格斯图为代表的军人手中,实行军事统治。80年代起,反对势力开始不断积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首先形成了族群联盟(EPLF此后自行独立),此后阿姆哈拉人和奥罗莫人形成了类似的联盟。1989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EPRDF)正式成立,并于1991年推翻门格斯图政权,建立起过渡政府。至此,埃塞俄比亚形成了由多个族群所构成的一党制政治联盟。EPRDF控制了联邦政府,而提格雷人(TPLF)、阿姆哈拉人、奥罗莫人(OPDO)和南埃塞俄比亚人(SEPD)形成了自治的形式。在这样的党国体制与族群地区自治的条件下,族群间的联盟相对稳固。但是,近年来,阿姆哈拉人与奥罗莫人开始在自由选举的基础上,对滥用暴力的主体民族提格雷人展开了挑战,构成了对联盟的威胁。
通过梳理这一历史背景,Woods教授指出这样的政治联盟是在资源与利益交换条件下所形成的政治博弈结果,其目的是为了维持政治与精英的稳定性,却对经济发展并无任何作用。因此,对非洲政治从根本上而言,政治联盟仅仅是由博弈所产生的结果,尽管可能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但仍然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对经济发展不产生影响。
(CCPDS 徐杨 供稿;国务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