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子邮件  /  English
 

傅高义:我写《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12-11-12     浏览次数: 109

        2012年11月8日,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特邀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社会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莱昂内尔•盖尔伯奖获得者傅高义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进行了主题为“我写《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我院吴心伯教授主持。傅教授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国务学院众多老师、研究生及其他学院的部分学生纷纷慕名而来,会场座无虚席。


        吴心伯教授在介绍中高度评价傅高义教授的学术贡献,认为他作为深度从事中国和日本研究的第一人,中国在国门初开的岁月里让众多外国读者对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及其改革开放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2011年3月,傅教授潜心10年、经过大量采访和材料的积累写作的《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出版,在本次讲座上,傅教授融合自身对邓小平的一些评价,重点介绍了邓小平的政治生平及在外交方面的贡献,表达了自己对邓小平的敬慕之情。


        在交流环节中,吴心伯教授首先请傅高义教授分享他在撰写《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时的采访经历。有的听众提出了该书在美国存在不同的声音,一些媒体认为该书对邓小平的评价过于正面。傅教授对此也进行了反驳。在邓小平与现任领导人在外交政策的比较上,傅教授认为,邓小平外交工作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基于他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私人关系,而且与当时冷战的背景有关。而现今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警惕,因此现任或将来的领导人已不存在这样的条件、也没有同样的权威去建立这种外交关系。一些观众对中国的民主、中日邦交和钓鱼岛等问题很感兴趣,傅高义教授也一一作出了中肯的解答。


        傅高义教授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思维依然敏捷、精神矍铄,幽默的介绍不时引发在座听众的笑声与思考。讲座在意犹未尽的观众提问中结束,许多听众都手捧傅教授的新书蜂拥到讲台请求傅教授签名。





(CCPDS 吴颖蕾 供稿)

 
复旦大学IPv6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