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上午,陈树渠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题演讲第十七讲在一教108教室举行。由政治学系刘春荣副教授主持讲座,邀请了丹佛大学约瑟夫•克贝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主讲“奥巴马当局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再平衡:矛头直指中国?”。国务学院苏长和教授、陈玉聃博士,美国研究中心蔡翠红副教授,以及众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赵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对于“战略再平衡”政策的解读,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其完全针对中国;二是将之解读为完全是军事再平衡,把亚太地区作为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这两种解读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完整。赵教授主要分析第一个误区。他认为,战略再平衡同中国显然有很重要的关系,但不完全是针对中国的。

在第一部分,赵教授回顾了“战略再平衡”政策本身的内容。这是奥巴马政府从上台伊始就在考虑的一个非常大的战略构图的组成部分。小布什时期,美国的战略重点是中东,并在反恐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所以奥巴马上台之后需要全面平衡这一局面。
第一,奥巴马一项重要的竞选口号就是要结束战争。所以问题是,在结束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之后,如何配置这些抽出来的资源,以期获得最长远的利益?纵观全球,亚太地区无疑最具战略意义。此后才出现“战略再平衡”、“重返亚太”等表述。第二,奥巴马上台时,美国陷入了很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恢复的机遇显然不在中东。全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在何处?还是亚太地区。美国经济恢复、美国解决其贸易赤字等经济问题的最大希望就在亚太。第三,美国在小布什期间相对忽略了亚太地区。有人说,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亚太,何谈重返?美国确实没有离开过,但小布什八年对亚太是相对忽略,他看全世界所有的问题都是从反恐(是否对反恐有利)这个角度出发。亚太地区当时对于美国的意义更多在于反恐第二战场。作为反对党的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后,必须对前任做出批评和改变。
美国从2011年才开始使用“战略再平衡”这个词。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上的游戏。奥巴马上台之后对亚太地区的关注、投入的资源,包括政府主要官员的讲话,对于重返亚太战略做了很多的阐释。美国还进一步介入亚太地区的多边机构,并重新和盟国加强关系,同新兴国家积极发展关系。做这些事情,目的何在?

在第二部分,赵教授着重探讨“战略再平衡”政策与中国的关系。它是不是对着中国来的?中国因素究竟有多重要?他认为,中国因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在亚太地区多年来施行的睦邻政策,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出现的变化,导致这些国家希望美国在这个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美国必须对此做出回应。
第二,中国和美国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多年以来在同大国关系中一直坚持韬光养晦。但今天的中国依然是这样想的吗?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起,这个思路发生了变化。奥巴马面对的中国同小布什面对的中国大不相同。小布什政府是“全面的、合作的、坦率的”,奥巴马是“正面的、全面的和合作的”。“坦率的”意指我们有不同意见,我要让你相信我是对的。可见奥巴马上台初期对中美关系的态度比小布什时期更加积极。
第三,美国长期战略上考虑,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也在不断加深。世界是等级制的,美国高处不胜寒,很担心新兴大国会挑战自己。美国担心中国是否试图取代自己,而这种取代是会用和平的方式还是武力的方式?
美国对中国的长期战略意图,有很深的疑虑。
在第三部分,赵教授主要探讨中美两国的相处之道。遏制中国的观点在美国有没有市场?当然有,很多新保守主义的人就是靠这些观点吃饭的。但是这些人在美国肯定不是主流,从小布什政府后期开始就失去了主流地位。
赵教授分析了美国的两面下注(hedge)政策。这种政策是基于三点认识:第一,中国的崛起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发展,美国要承认这一事实,并承认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变化,承认中国由于地位崛起所带来的合法权益;第二,中国的崛起是一种不确定的崛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忧虑;第三,正因为认识到前两点,所以美国必须为中国的崛起做好各种不同类型的准备,谨慎地选择中间主义路线。两面下注政策也确实反映了奥巴马在亚太战略再平衡中的一种基本思路。

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确实有很多的焦虑。如何应对中国的崛起?历史上有三种应对方法:第一种,视而不见,先例是清朝中国。第二种,武力遏制,如法兰西、西班牙帝国等,结果是战争不断,血流成河。第三种,和平方式,如英国之于美国。今天的美国就面临着当年这些帝国经历过的战略选择。但这三种方法都不可能是美国的选择。为什么遏制不可能?首先美国的实力确实是在相对下降;其次,遏制中国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其他国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做选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既有顶点,也有底限,美国不可能在亚太地区集结一个遏制中国的同盟。
美国的选择应该是是“balance of power”,鼓励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霸权。中美之间还是要有一种合作的眼光。赵教授最后总结道,中美合作解决不了所有的重要问题,但是没有中美合作任何重要问题都解决不了。
讲座环节结束后,赵教授对听众提问进行了回应,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中美外交文化差异、非物质因素在外交政策中的影响、领导人换届与两国关系、中国的观念革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CCPDS 史梓渊 供稿;国务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