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中午,由复旦大学国务学院公共行政系和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院庆90周年•公共管理学术周”第五讲在文科楼630举行。美国公共政策专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尤金•巴达赫(Eugene Bardach)发表了题为“政策分析与公共管理的难题:整合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主题演讲。本次演讲由敬乂嘉教授主持。我院众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部分国外学者聆听了本次演讲。

巴达赫教授首先表示,在其40余年的政策分析工作中,对公共政策师生的专业训练是其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发现,政策分析日益需要一种所谓“工艺知识”或“工艺思维”的理念。紧接着,巴达赫教授为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途径有哪些?他指出,一个政策分析师的求解途径大概有三种,第一是通过对众多领域中专业人士的咨询,例如经济学领域、法律领域、公共行政领域的专门工作人员。第二种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诸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专业方法。第三种则是因人而异的其他方法。巴达赫教授表示,“工艺知识”是既传统又新鲜的政策分析途径,需要与社会科学的方法整合起来,以发挥更大功效。

巴达赫教授主要通过“香港违章建筑的整治”这一案例向大家阐明他的观点。1999年前后,违章建筑问题困扰着香港政府,乱搭建导致每年有100次物品坠落事件,有1-2人因此丧命;违章建筑还带来火灾逃生障碍、市民担心等负面影响。巴达赫教授提供了很多相关的背景。港府专门负责建筑物管理的屋宇署专门调拨60名政府雇员负责此事,每年拆除违章建筑500所,而该机构仍然接到多达18000个市民投诉。巴达赫教授分析,对于房屋投资者、业主、房客以及税收部门,违章建筑都有相应利益,因此治理违章建筑成为难题。巴达赫教授介绍,面对这些问题,香港屋宇署采取了诸多措施。首先,强制成立业主公司,确定业主应付的责任;由保险公司检查违章居住情况;对所有房屋展开一场闪电战;做出惩罚并公开信息,盯住最糟糕的那部分建筑物;邻里间相互监督;同时,对建筑物进行安全排名并向公众公开;以分期付款形式提供修缮贷款;将屋宇署的预算增加34%;成立跨部门执行小组;采取抽查方式而不是全面覆盖;值得注意的是,屋宇署并没有采用特许租房或者违章即断电的办法解决违章居住问题。巴达赫教授认为香港屋宇署的政策措施获得的方法即来源于“工艺知识”。

总结起来,社会科学方法具有一般性和程式化的特性,它关注的是过去和未来的时间维度,注重抽象思维和概念化,解答的是真还是假的疑问,力求作出深入的解释。而像香港屋宇署那种政策分析方法则属于“工艺知识”,它回应具体的、特殊的问题,具有未来导向的特点,“工艺知识”存在或然性,并非全然固定,它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力求获得一致的理解。在演讲的结尾,巴达赫教授还以中文指出了“工艺方法”的中国形式,即对症下药,不要坐井观天,他强调,尤其在安全风险方面,政策分析师更需要一线工作者的智慧。

演讲最后,在场的一些老师和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向巴达赫教授提了问题,巴达赫教授作了专业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CCPDS 于永利 供稿; 国务 审校)